中国药膳研究会

黄芪羊脖粥

发布日期: 2015-11-01

ZGYSYJH/T16-2015



1 范围

本 《指南》 提出了黄芪羊脖粥的配方、 制作、 功效、 适用及禁忌人群。

本 《指南》 适用于黄芪羊脖粥的制作和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 《指南》 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 适用于本 《指南》。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 《指 南》。 GB/T16751.2-1997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 证候部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指南》。

3.1 气虚证

元气不足, 脏腑机能衰退。 以气短乏力, 神疲懒言, 自汗, 舌淡, 脉虚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GB/T16751.2-1997, 定义3.1]

3.2 血虚证

血液亏虚, 脏腑、 经络、 形体失养。 以面色淡白或萎黄, 唇舌爪甲色淡, 头晕眼花, 心悸多梦, 手足发麻, 妇女月经量少、 色淡、 衍期或经闭, 脉细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GB/T16751.2-1997, 定义3.4]

3.3 脾肾亏虚证

泛指脾肾两脏虚弱。 以食少, 腹胀, 便溏, 腰酸, 腰痛, 耳鸣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GB/T16751.2-1997, 定义11.59]

4 配方

4.1 药食两用材料

黄芪15g。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推荐产于山西的道地药材。 以坚实、 色黄、 绵软者为佳。

4.2 食材

羊脖1200g。 常用于温补滋养, 以膻腥气味淡者为佳。 粳米100g。 以色泽呈清白或精白, 色具光泽、 基本透明者为佳。

大麦200g。 颗粒饱满者佳。

4.3 辅料

陈皮5g。 全国各地均有出产, 推荐广东所产道地药材, 色红日久者, 气味辛香者为佳。

草果5g。 产于云南、 广西、 贵州。 个头大、 气味辛香者为佳。

小茴香2g。 颗粒均匀、 质地饱满、 色泽黄绿、 芳香浓郁、 无柄梗者为佳品。

民间 “有关黄芪羊脖粥冶 的配方来源及使用风俗参见 “资料性附录E”。

5 制作

将黄芪、 大麦清水泡透备用。

羊脖洗净焯水, 放入黄芪、 葱、 姜、 蒜、 陈皮、 草果、 小茴香, 加清水, 待羊脖肉炖至软烂后取 出, 放入大麦熬30分钟后, 再放入粳米熬煮成粥, 最后放入羊脖肉煮5分钟, 调适量盐即可。

6 功效

益气养血, 健脾温肾。

7 适用人群

适用于气血虚弱、 脾肾亏虚证的人群, 常表现为头晕耳鸣、 心慌气短、 疲乏无力、 腰酸腿软、 失 眠多梦等症。 亚健康或健康人群用作日常食养保健。

8 禁忌人群

实证上火及感冒者忌食; 夏季慎食。

 

附录E

附录E (资料性附录)

“黄芪羊脖粥”有关风俗记载

北京回民在圣会时, 往往会食用肉粥。 本品选用的羊脖子肉, 肉质鲜嫩, 炖煮后易消化吸收。 此 外, 本菜品也取自中医经典方剂 “当归生姜羊肉汤”之补益思想, 只是材料稍加变化。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ZY/T001.1-9—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 效标准 [S] .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华本草》 编委会. 中华本草·24 卷.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1999.

3. 何锦书. 板栗烧鸡补肾健脾. 家庭医药,2007, (3):70.

4. 清·王孟英. 窦国祥校注. 随息居饮食谱.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5. 忽思慧. 饮膳正要.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

6. 李时珍. 本草纲目 [M]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7.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华本草》 编委会. 中华本草精选本 [M] .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1998.

8. 杨柳. 中国清真饮食文化.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9. 钟艺, 谭海荣, 潘竞锵, 等. 葛根素对D-半乳糖诱导大鼠抑制蛋白非酶糖基化及增强胰岛 素敏感性的作用. 中国药物与临床,2007,7 (8):576.